求職招聘|中年失業1類人搵工無人要 職場顧問教6招轉工轉行必勝秘訣

家事百科

撰文: 王明芳

發布時間: 2024/06/27 18:25

最後更新: 6 小時前

分享:

分享:

曾擁高薪工作面臨中年失業,一類人搵工無人要,6招邁向成功轉職之路。

【中年危機/中年失業/年齡歧視/職場顧問/求職】中年人往往面臨失業的危機,想轉工又難以找到合適自己的職位,或是遇到年齡歧視。面對轉職這議題,實際的負擔和心態著實比「Z世代」(Gen Z)更多、更重。而這一切,關乎著自己的生存資本和心理資本。既然技能資歷都齊備,可不放下身段,調整自己的求職方式與心態,提高求職成功的機率。

最新影片︰

以為會這樣順風順水,沒想到中年境遇愈來愈差。人到中年之後,真的會愈來愈沒價值嗎?該怎麼辦才好?職場顧問艾莎表示,別再用「職務」定義自己工作,該用「身分」定位自己。

別用「職務」定義自己有兩層意思,以軟件工程師為例,第一層是職務,很多工作都不會再局限於昔日的框架裡,認為「工程師」就只做編寫程式的工作,如要跟一堆人溝通,就超出了「工程師」的職責,這樣只會失去跨領域的磨練機會;第二層意思:與現在相同職務比,工作職務也可能差天共地,變得各種範疇都會涉獵。用身分定義自己,就是要能拆解工作職務,到底需要什麼能力,而自己,又具配甚麼樣的能力,兩者配搭得上嗎?

儲蓄理財|33歲理財達人擁千萬資產 靠6招輕鬆儲蓄:關鍵不在薪金多寡

轉職該注意事項:

1. 中高齡才是未來人口的主流

科學家預計在2025年前,60歲的人口將會有百分之七十的增長,意味着人們的退休年齡不再是60至65歲。加上全球生育率下降,年輕人將愈來愈少,人類又愈活愈長,無論企業願不願意,社會上需要中高齡的機會只會愈來愈多。

2. 政府與企業推動再培訓

隨着人們的壽命延長,「終身學習」這個概念亦將變得熱門。政府與企業的介入,提供中高齡人士工作機會或再培訓計劃,透過向僱主提供培訓津貼,鼓勵僱主聘用年滿40歲的中高齡失業求職人士,並為他們提供在職培訓,以鼓勵中高齡人士進修增值,裝備新技能,從而提升就業競爭力。

3. 本著學到老活到老+能屈能伸精神

中高齡在職場上,最忌是固執、不配合,容易帶著之前工作的光環和身分到新的工作場域,又常遇到不適用的場景。但有沒有彈性和學習力?個人認為還是很看人本身性格。再說如果中高齡想好好貢獻自己,有時候我們也必須自我省思:你願意在心態上歸零,進入一個你其實覺得很不熟悉、缺乏安全感的職場中嗎?你接受上司年紀比你小,而不會內心老是私下抱怨嗎?

4. 與新科技相處

隨着科學的日益發展,從chatGPT到AI人工智能系統,都正在慢慢融入職場中、引起不少人怕工作被取代的恐慌。這時候,人們需要思考:究竟人類比機器有何優勢?人類與機器共存下,我們又擔當甚麼角色呢?無可否認,部分工作會被人工智能系統全面取代,例如文書、運輸、服務業等。但同時,這亦意味着人們有更多時間去完成自己喜歡的工作或是更重要的工作。

5. 「溝通」永遠重要,因為這一次你可能不只與「人」溝通

以往,Z世代問我要怎麼和老闆講話、怎麼跟同事相處;主管問我要怎麼跟Z世代溝通、要怎樣他們才不會動不動就離職?在未來,我們搞不好還得「跨物種溝通」,學習怎麼跟AI溝通。現在,不就已經開始了嗎?

6. 「工作」、「職涯」的意義改寫中

這年頭還有穩定的工作嗎?沒有了。又因為人愈活愈久,AI世代再也不是讀書讀到幾歲,出社會工作到幾歲,然後65歲安穩退休這樣的線性發展路線。會呈現第二人生、甚至第三人生的職涯曲線。

自由工作者、知識型自僱人士、創業者愈來愈多。記得還碰過一個中高齡的主管朋友,曾說自己「正職工作如果找不到再來考慮自由工作」,說得好像自由工作是種次等的選擇似的,好像是誰要當都當得成似的。殊不知,成為自雇者,可是更加考驗一個人綜合能力和市場價值的戰場,只要會經營,收入贏過正職的大有人在。且節奏調控得好的話,沒有慣老闆、沒有無意義的會議、沒有高抬低踩的同事、可以自己選擇合作對象,你的人生,會清楚找到意義。

面相|面相下庭主宰人的中晚年運勢 男士下庭要夠力才屬「托得起」相格

同場加映:求職CV教學

要在眾多求職者中脫穎而出獲得面試的機會,一份靚麗的個人CV(個人履歷表)相當重要。有研究顯示,HR平均只會花7.4秒去看一份求職者的CV,外國求職網站TheLadders.com就列出3個令CV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的關鍵方法。詳情:CV教學︱HR平均只用7.4秒睇求職CV 3招不令CV石沉大海「翻生攻略」

點擊圖片放大
+8
+7

內容獲「艾莎解結 跨界生涯顧問」授權轉載。

下載HKET App,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全方位資訊:

【中小學試題免費下載】 【名校專區升學攻略】

【兒童健康百科】 【職場文化智慧】 【家事百科全書】